计算机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目课程是实现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计算机职业技术教育科目课程的开发质量直接影响计算机职业技术教育能否适应和满足我国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因此,率先实施课程改革,能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进行课程开发,使开发过程成为一种科学、规范、又易于操作的工作程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讲,广义的课程的研制开发工作包括课程规划、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部分。课程规划和课程组织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课程实施解决“怎样教”的问题,课程评价是通过测量和评估前三个部分的结果优化课程开发方案。这种研制开发模式更适合于以学科知识教育为主的课程。对于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其课程开发,特别是具体到科目课程开发应有满足其特殊要求的开发方法。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性,其科目课程的开发过程应由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部分组成。四部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课程分析、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之间存在着相对明显的顺序关系,课程评价则是贯穿课程开发全过程的环节。
一.课程分析
课程分析是我校计算机科目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是以专业及专业职业分析结果为基础的分析,主要包括课程任务分析和课程实施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㈠ 课程开发任务分析
课程开发任务分析是通过分析专业培养方案中要开发的科目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及性质,明确科目课程应实现的教学目标,同时,明确科目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科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其中,能力目标又包括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两部分。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相比,能力目标占主导地位,知识目标应围绕能力目标设定。
㈡ 课程开发实施的内部环境分析
课程实施的内部环境分析是指要对即将实施课程的学校的教师、学生、办学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列表说明学校内教师、学生、办学条件三者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为下一步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依据。在教师、学生、办学条件三要素中,学生分析是最主要的,要通过分析了解学生己经具备的能力和知识基础;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还要估计学生对学习本门课程的态度、兴趣点及有可能遇到的困难等。
㈢ 课程开发实施的外部环境分析
课程实施的外部环境分析是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人才需求分析基础上进行的,要分析与专业课程服务地区和职业相应的经济、技术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分析相关科目课程的教学改革动态。具体做法是列表说明与科目课程相关的技术或知识进步情况;说明社会对有关知识或技能需要的程度;还要说明从事相近科目课程教学的同行学校的教学改革情况。目的是通过分析掌握行业、企业对本门课程目标的要求。为保证科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适用提供依据。
二.课程设计
我校科目课程设计完成了从策划科目课程知识体系的框架开始到具体设计科目课程涉及到的所有教学内容和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各项任务。课程设计是科目课程开发的核心部分。科目课程的设计步骤为:
㈠ 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设计是依据课程分析的结果,明确课程性质,选择课程形式,确定课程应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掌握知识的目标、掌握技术的目标、获得能力的目标等。
在科目课程开发范畴中,课程性质主要指要开发的课程是属于专门技术课程、延展知识课程还是通识课程。与一般课程开发相比,计算机专业技术课程具有特殊性,它需要确定与专门技术相应的能力目标和任务目标以及对本门课程的具体要求,即包括专门能力、关键能力和所依托的理论知识要求等。课程形式是指所开发课程采用的范型。本专业科目课程范型包括问题中心课程、训练中心课程、项目中心课程、体验中心课程以及培训中心课程五种范型。
㈡ 课程内容体系设计
课程内容体系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于不同性质的课程,按课程目标进行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在设计我校计算机科目课程内容体系时,按照课程目标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横向组织,以保证学生掌握应用技术为目标,将不同学科或不同类别的传统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重组。
对于“问题中心课程”我们依据课程目标分解课程的“能力点”和“知识点” ,按照课程的能力点、知识点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把课程要达到的整体要求视为一个完整的任务,按任务的行动过程设计课程的内容体系,还把课程要求视为一项完整的技术,按技术环节设计内容体系。课程采用提出问题——展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的方法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在设计中把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入新的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认知感受”的形式,掌握必要的技术应用知识,体验简单技术使用的工作过程。问题中心范型一般用于低年级的技术入门课程,也用于高年级的理论知识性课程。
“训练中心课程”指单独设置的以掌握专门技术和培养专项能力为主的课程,它同样以“能力点”和“知识点”构建课程体系,所不同的是,在训练中心课程中应我们以学生经过训练后应获得的能力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时以“技术训练”驱动,采用“深化运用”的形式,使学生深入掌握必要的应用理论知识,培养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中心课程一般用于简单技术课程的后续课程。
“项目中心课程”的特性是:在强调以课程的能力目标设计内容体系的同时,我校更注重强调按行业、企业实际完成任务的行动过程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即按照职业专门或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决定的任务的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而且设计了实施课程的条件,即在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按照实际任务情境说明课程实施的环境要求,尤其还注意结合具体任务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并应尽量采用产学合作的教学形式。这类课程是以项目驱动,采用熟练内化的形式,使学生在熟练运用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程度的经验内化,主要用于单项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
“体验中心课程”是指学生深入职业现场或在仿真模拟职业现场的环境中通过职业培训、岗位训练、顶岗实习等方式进行学习的课程。课程内容体系按照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目标和职业岗位的工作规程、工作标准进行设计,这类课程是以职场体验驱动,采用自主职业体验的形式,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通过与人合作;通过观察、体验、处理职业现场遇到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获得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训,得到职业经验的积累。
“培训中心课程”主要指以获取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为目标的培训课程。其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以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任职标准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目的,进行的应试教育培训课程。技术等级证书培训课程以专业要求的技术等级标准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以取得技术等级证书为目的,进行的应试教育培训课程。
总之,在我校计算机职业技术教育中,无论哪种形式的课程,都是以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设计课程内容体系。
㈢ 课程基本环境设计
课程基本环境设计包括课程基本素材设计、课程基本情境设计、课程隐性目标设计等三个方面。课程基本素材设计指问题中心课程中的问题设计、训练中心课程中的训练项目设计、任务中心课程中的任务项目设计等。课程基本情境设计指实现课程要求的基本案例,训练的实际环境,任务的模拟、仿真或真实环境等的设计。
㈣ 内容组织设计
课程内容组织设计主要指课程教学大纲及学生学习要点等相关教学文件的设计,即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基本环境等设计结果以及课程实施环境的结果编制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的地位、课程的教学要求、内容要求、教学进程要求等。
㈤ 课件和教材设计
在完成上述设计步骤后,根据课程内容体系设计结果、课程基本环境的要求、课程大纲的要求、实施课程环境分析结果以及选定的课程范型,设计课程教材或课件。对于我校计算机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的形式不仅需要符合课程范型要求的文字教材,同时也注重开发与文字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当课程形式采用训练中心、项目中心、仿真体验时,更是加强开发能够展示职业场景、显示真实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三.课程实施
在进行科目课程开发时,课程实施的任务是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实施方案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等方面的设计,还包括教学媒体的选择等。
我校科目课程的实施方案设计是建立在学习者分析和实施课程的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实施方案加强了针对性。如:在制订训练中心课程的实施方案时,我们注意科学地估计学生掌握该项能力所需要的平均训练时间,对于专门技术训练还应科学地分解和综合技术环节,对于与训练有关的理论知识,结合训练过程进行讲解或引导学生自我构建。
我校科目课程的实施方案设计还加强课程实施情境的设计,因为,我校的科目课程是为实现培养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服务,许多科目课程在课程实施中都为学习者提供能够与未来职业相近或相同的教学情境。如:项目中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技术完成未来从事职业岗位任务的能力,课程实施过程就是尽可能创设贴近真实的工作情境。培训中心课程由于是以获取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为目的,则更要求课程实施环境贴近真实的工作环境或者课程就安排在行业、企业实地实施。
四.课程评价
科目课程评价是对科目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课程开发是否符合规范,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科目课程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制订课程评价方案,也就是制订科目课程开发各阶段的工作标准。课程评价包括:课程分析评价、课程目标评价、课程内容体系与课程大纲评价、课件与教材评价、课程实施方案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等。课程评价是确保课程开发质量的必要环节。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评价可以在每个阶段形成结果后请教育专家和企业、行业专家评价,也可以由开发者在开发工作进程中,将评价环节插入每一阶段结束的地方,实施自我评价。当课程实施方案完成后,我们请企业、行业专家对课程开发的整套文件进行综合评价,专家评价合格的课程才能投入教学实践使用。
总之,我校的计算机科目课程开发与传统学科课程开发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是紧密围绕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各个环节的设计,学科知识服务于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是我校计算机职业教育科目课程开发的关键。我校根据国家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本着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方法科学、流程规范地从课程规划、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部分进行课程开发。我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开发与传统学科课程开发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是紧密围绕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各个环节的设计,学科知识服务于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是我校计算机职业教育科目课程开发的关键。专业教材建设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要求,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体例设计上,体现能力为本、任务驱动的指导思想,通过任务驱动、学生活动和项目实施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让学习者在具体实践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根据这样的思想,我校组织教师开发了《新编计算机绘图》、《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双基教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教材。同时,还开发案例教学项目,根据工作实践中真实任务设计所形成的项目课程,有利于学生对工作岗位任务的真实性、整体性的理解 ,有利于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的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工作和合作学习的一体化,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师生互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